模具生产中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案

时间:2022-03-05 点击:1351次 来源:本站

   注塑模具的结构形式和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塑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。模具生产过程中的故障有很多种。以下是几种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案。

浇口脱模困难:在注塑过程中,浇口粘在浇口套上,不易脱落。开模时,产品有裂纹损坏。另外,操作人员在脱模前必须用铜棒将其从喷嘴中敲出使其松动,这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。造成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是浇口锥孔光洁度差,内孔圆周方向有刀痕。另外,材料太软,使用一段时间后锥孔小端变形或损坏,水口球面弧度太小,导致浇口材料在此处产生铆头。浇口套锥孔加工难度大,应尽量采用标准件。如果需要自己加工,还应制作或购买专用铰刀。锥孔需要磨削到Ra0.4以下。此外,设置浇口拉杆或浇口顶出机构。
  导柱损坏:导柱在注塑模具中主要起导向作用,保证型芯和型腔的成型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相互接触,导柱不能作为受力部件或用于定位。在以下几种情况下,动模和定模在注射时会产生巨大的横向偏转力:当塑件壁厚不均匀时,材料通过厚壁的流量大,压力大在这里生成;塑件的侧面是不对称的,例如具有阶梯分型面的模具,相对两侧的背压不相等。

动、定模偏移:对于大型模具,由于各方向的填充率不同,以及装模时模具自重的影响,会出现动、定模偏移。在这些情况下,注射时导柱会受到横向偏移力,开模时导柱表面会粗糙和损坏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,在模具分型面的四个侧面各增加一个高强度定位键。方便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圆柱钥匙。导孔与分型面的垂直度非常重要。加工过程中动、定模夹紧到位,镗床一次精加工,可保证动、定模孔的同心度,将垂直度误差降到低。这此外,导柱和导套的热处理硬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。
  动模板弯曲:注塑模具注射时,型腔内的熔融塑料产生巨大的背压,一般为600-1000kg/cm2。模具制造商有时不注意这个问题,经常改变原来的设计尺寸,或者用低强度的钢板代替动模板。在带顶杆顶杆的模具中,由于两侧座之间的跨度大,注射时模板向下弯曲。因此,活动模板必须采用优质钢材,厚度足够,不得使用A3等低强度钢板。必要时可在活动模板下设置支撑柱或支撑块,以减少模板厚度,提高承载能力。 .
  精密注塑模具根据浇注系统类型的不同可分为三种。热流道模具,热流道系统又称热流道系统,主要由热浇道套、热流道板、温控电箱等组成。我们常见的热流道系统有单点热浇口和多点热浇口两种。单点热浇口采用单热浇口套筒将熔融塑料直接注入型腔,适用于单型腔单浇口的塑料模具;适用于单腔多点进料或多腔模具。这类模具的结构与精浇口大致相同,比较大的区别是流道在一个或多个恒温的热流道板和热喷嘴中,没有冷料脱模,而流道和浇口直接在产品上,所以流道不需要脱模。在价格更高、产品要求更高的情况下,设计加工难度大,模具成本较高。

1626428423447386.jpg


什么是注塑加工塑料件表面处理喷油工艺

什么是注塑加工塑料件表面处理喷油工艺

注塑加工的塑胶件喷油表面处里工艺,协助塑胶成型时无法达到的表面要求功能用途1.光亮度提高(让产品更光亮,如手机壳)2.哑光度提高(让产品更高档,如电脑外壳,音箱外壳)3.表面硬度提高(让产品更耐磨,如游戏机按键)4.表面手感提高(让手感更好有皮革或软胶感,如手机外壳)塑胶件喷漆就是喷油,基本是相同的塑

塑料制品熔接缝的缺陷定义

塑料制品熔接缝的缺陷定义

熔接缝表观在充模方式里,熔接缝是指各流体前端相遇时的一条线。特别是塑料模具有高抛光表面的地方,制品上的熔接缝很象一条刮痕或一条槽,尤其是在颜色深或透明的制品上更明显。熔接缝的位置总是在料流方向上。 物理原因  熔接缝形成的地方为熔料的细流分叉并又连接在一起的地方,最典

注塑塑料加工生产时会有毒吗?

注塑塑料加工生产时会有毒吗?

塑料加工看生产什么材料,有些材料中大多含有很多种添加剂,加工过程中多少会有一些挥发或分解,还是有毒的,如果是绿色的材料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。1、注塑: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。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。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。注射成型机(简称注射机或注塑机)是

注塑产品缺陷料头附近有暗区的理解

注塑产品缺陷料头附近有暗区的理解

注塑产品的缺陷分析料头附近有暗区1、 表观在料头周围有可辨别的环形如使用中心式浇口则为中心员,如使用侧浇口则为同心圆,这是因为环形尺寸小,看上去像黯晕。这上坚是加上高枯性(低流动性)材料时会发生这种现象,如IPC、PMA和ABS你。物理原因如果注射速度太高,熔料流动速度过快且粘性高,料头附近表层部分材料容易

塑料制品开裂在模具方面的原因是什么?

塑料制品开裂在模具方面的原因是什么?

模具方面:(1)注塑加工厂家注塑模具顶出要平衡,如顶杆数量、截面积要足够,脱模斜度要足够,型腔面要有足够光滑,这样才防止由于外力导致顶出残余应力集中而开裂。(2)制件结构不能太薄,过渡部分应尽量采用圆弧过渡,避免尖角、倒角造成应力集中。(3)尽量少用金属嵌件,以防止嵌件与制件收缩率不同造成